close

最近在思考閱讀的價值意義是什麼?!
特別現在不只搜尋媒體很方便,還有很多元的平台可以幫助學習。同時,有時候覺得讀了很多書,但也不等於完全吸收能夠使用。常常懷疑自己讀到那裡去了。

可能,有時是自己的程度緣故,有時候是翻譯品質不好,或者剛剛好自己階段和作者階段不同頻。所以難找到共鳴。

最近也在思考放緩讀新書的慾望,有點想花時間在自己喜歡的好書,讀跟操作的比例重新拿捏中。

剛好采實文化出版這本書。讓我好奇其他人都是怎麼來閱讀,閱讀是怎麼幫助作者改變自己的人生?!裡面分享了很多閱讀的方法,還有怎麼可以提高自己閱讀的的效益?!

嗯,老實說,一開始在看這本書有點不太明白,作者講的「創造平台」是什麼?「串聯閱讀法」怎麼來用?不用堅持一次讀完一本,一次十本讀的好處是?讀到後半好像開始有點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

你的閱讀有沒有目標?你的內心有無設定好"問題"?

因為,如果你的閱讀是沒有目標,內心沒有什麼想學或是想找的答案,只是傻傻啃一本書,可能啃完了,就是單方面瀏覽,花費的時間不一定可以有最大的收穫。

但如果,你是有目標?有問題?一次找十本書來讀,你可以不用每一本都看完,只要在索引的部份,專找自己想要讀的部份,這樣,你可以很快速在你想要知道的領域上,快速整合出自己要的答案,變成自己說得出口的思維。同時,如果你的"串聯"的能力很好,或許你的創新的能力,就能幫助你發揮閱讀更大的價值。

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思維,因為,很多需要死背的東西,其實數位化年代,很容易可以幫助你找到資料和數據,但是解讀背後的資訊寶藏,這個能力就不是每個人都有。

的確經驗告訴我,當我抱著找答案的心,用這個觀念來閱讀的話,那個吸收會更大,同時,記憶點也會更深。

這本書提供很多閱讀方法,或許需要的人可以試著用看看,能否幫助去應用一本書。

嗯,很神奇,這本書也另類的解答「閱讀的價值意義」這本書用相對功利效率的方式來閱讀,但其實讀完這本書後,覺得如果是要用工具書進修的角度來看,或許真的越有效率越好。

只是,對我來說,有時候閱讀除了求知,其實回到一開始翻書,它就單純是一個興趣,一個享受的過程。很享受靜靜的閱讀,沒有什麼收穫對我來說也沒有什麼關係XD

是否讀新書?是否複習舊的書?是否要繼續寫閱讀心得?是否不寫閱讀心得了?其實都不用設限?放寬心,不用給自己太多的框架,順應當下的心流動著。

1486
#1次讀10本書的串聯閱讀法
#乃瑜筆記
#NY閱讀心得練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umilk 的頭像
    aumilk

    N.Y.閱讀心得練習

    aumi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