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583 #給在我離開後的你...
2、  1584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
3、 1585 #52週身體修復練習
4、  1586 #徹底治好膝蓋痛 #專業復健科醫師教你4階段打造不會痛的健康膝蓋
5、 1587 #90%的不舒服,呼吸就能解決

6、 1588 #重啟人生


aumi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是少數最近看的非工作書,最近比較多讀按摩經絡、育兒心境轉變、瑜伽經、孕婦瑜伽。興趣非常的個人,但這個是幾個月前圖書館的預約書,剛好最近排到了。
會看這本書是看了文案介紹的案例,讓我非常的震驚,一開始,作者在飛機上聽到他人對話,聽到覺得自己無用的老人跟老婆的對話,但作者看到本人,發現那個老人是過往曾經非常崇拜的人。因為退休身份角色的變化,適應不良,找不到自己日常的價值定位。
那當下我也有種莫名的感嘆,難言語心情...
p12「奮鬥者的詛咒」亦即一向努力表現傑出的人,最終卻發現自己陷入令人恐懼又無法避免的衰退,工作成果愈來愈難讓人滿意,做得更多,成就更少,生活裡也欠缺美滿的人際關係。
心裡想,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遇到,甚至連自己都可能遇到。因為自己是相信勤能補拙,努力會有收穫的,但沒有思考過自己當遇到身份轉變時,體力腦力退步時,是否還能開心的順應那當下的自己?!
也在孕期時發現自己對「有空」和「無用」的字語,很敏感,以為自己沒有像小時候那樣纖細脆弱,但在孕期還是莫名特別在乎。是否?!這也是個身份角色轉換時,身心的適應不良?!
階段性適應不良...呼~~
原來有些個人的課題,是要隨著人生不同階段,調整自己的重心,還有換個方式去認識自己,來重啟自己。

aumi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呼吸,是我們每天都在做,卻被嚴重忽略的習慣。」對呀!明明此時此刻能看到這篇文的你,一定是還在呼吸所以才能看見。我們認為如此自然而然的一件事。
但從小沒有人教我們,一個不良的呼吸習慣,可以讓我們活著,但不一定有好的生活品質,你的肩頸酸痛、你的生活緊張焦慮血壓、你的睡眠品質、體重肥胖,或是你的運動表現,都跟你是否擁有良好的呼吸習慣有關係。你想過這件事嗎?
坊間這幾年有很多有關呼吸的書,因為對呼吸好奇,八九成的書都找回來看過,這一本給我的感覺是對一般大眾相對好入門的。
你會很快速知道?什麼是「腹式呼吸」?什麼是「胸式呼吸」?還有重點一般人容易忽略的「橫隔膜呼吸」?
在瑜伽裡面也有很多種呼吸法,因為呼吸可以主被動的來連結內在狀態。在教學上也發現很有趣的點,不同的個性也呈現呼吸型態的不同,到底是因為呼吸影響心理?還是心理影響呼吸?先不論,但只要我們主動的練習正確呼吸,身心就會得到幫助是肯定的。
教室不定期的會開呼吸課,上過回去的同學曾回饋:「感覺睡眠品質變好,腰線跑出來,白天的精神變好,肩膀也能比較放鬆了,重訓和跑步更穩定了...等等等」
不過,各自是否有回去偶爾練習XD,呼吸講起來簡單,但各自己好奇心,與實際練習收穫,就看各自努力了。
對了,呼吸其實也不適合過度的練習!也有些個人練習需要注意事項唷!

aumi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收到這本書邀約很驚喜,也剛好遇到自己的媽媽膝蓋不舒服,而長輩好像分成兩種,一種是很不愛看醫生,一種是很愛看醫生,而我媽媽是那個不太愛看醫生,但又自認為要多動才會好的人。
雖然鼓勵很多次媽媽去看醫生,因為我的觀念裡,雖然個人保健運動很重要,醫生也不是萬能,但是醫生也是有長年學習的專業判斷,比自己猜來毛病來得更好。現代外界有太多的資訊,好像敢說的就是對的,很多真真假假似是而非的的養生觀念,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要很多的摸索和實驗。
我明明只是瑜伽老師,不是醫生,不是推拿整復師,但常常有許多學生會問我身體舊傷的問題,但很多時候,我也只是依目前遇到的經驗,分享自己目前認知道的可能原因,但是,還是鼓勵學生不要太相信老師,還是先給醫生做判斷,再來決定或許我們可以怎麼微調整練習。
這本書整理的很好,現代人都活得很長,無論愛運動,或是都不動,或是意外受傷,都有可能有機會面對到膝蓋的問題。當我們遇到膝蓋的問題時,我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讓我們的膝蓋早點好起來,也不造成其他身體結構力量的變化,而那些醫療是早點做有好處?術後的那些照顧行動的重要性大家知道嗎?藥物和保健品也不是仙丹。
預防勝治療,在膝蓋也是一樣,覺得怪怪的,一定就是需要去注意自己平日的使用狀態。
受傷了是否捨得給自己時間休息復原?過度的運動真的好嗎?但身體不疼痛時,是否有積極的復健呢?把緊繃的地方放鬆,把無力的地方鍛鍊。體重、肌力不足、循環不好、壓力大,也會造成膝關節負擔。
要想要做想做的事,陪想陪的人,去看世界的千山萬水,沒有一個好身體,到處都此路不通。
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好好照顧自己吧!

aumi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喜歡書中的觀念,這也是常常提醒自己,提醒學生的部份,就是身體的保健,需要練習用心去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尊重身體的感受,來調養自己練習的種類或是強度。
而這本書就是用52週,來提醒我們,在不同的月份,不同的春夏秋冬,適用採取什麼樣的漢方來打造我們的健康。健康的身體就是在"活動"與"休息"當中找平衡點。每個月的活動與休息的需要的比例其實也不同。
書中的"活動"與"休息",對我來而可以應用成
活動=動=陽
休息=靜=陰
書中定義的
"活動":運動、伸展、穴位按摩、生活方式。
"休息":睡眠、放鬆、特殊飲食、穴位按摩、生活方式。
寫到這裡分享在教學當中有趣的現象,就是可能需要活動的同學,專門找靜態放鬆的課程上,反而可能需要休息的同學,專門找動態很操的課程上。無論怎麼跟同學建議去感受突破舒適的練習圈,但他們各自還是死忠在自己原本喜歡的課。

aumi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好一段時間沒有看這類的書,記得自己以前讀大學的時候,其中的好奇的就是社會心理學,覺得比變態心理學有趣,因為社會心理學,很多時候,都是去研究我們日常行為背後的慣性動機,更貼近我們日常。
很多時候認識行為背後的動機,也是幫助認識自己與他人的一種方式。
不過畢業好一陣子,也不知道現在研究進展有什麼更當代的變化,所以當出板社跟我推薦這本書的時候,看到這本書的作者,本身就是編寫大學教科書的教授,比沒有研究底子的網紅書,或許有更多論文根據,和統計結果的支持,就答應來看看這本書。
畢竟坊間研究心裡的書非常的多,3c網路發達的世界,有很多道理似是似非,有的時候假消息比真消息更讓人相信。就像是「出生排行效應」我們都已經刻板的認為出生排行效應存在,認為長子怎樣?次子怎樣?但很多研究已經發現其實沒有絕對的關係,但我們仍然會聽到很多人在用這個東西在討論著。但影響孩子個性的真正關鍵,有其他的原因書中也有帶到。
有收穫的一本書,不過,剛開始還沒有跟上作者和翻譯的腳步會覺得有點難讀,特別是在專有名詞和中英小穿叉的時候,但在慢慢適應後,覺得有這樣的附上去反而很好,因為你可以用中英的關鍵詞去做搜尋。在當你想要更瞭解某個主題的時候。
我自己會想在這一類書,也是因為身為個人工作者,有時候跟他人的交流其實不夠多,有時候很容易會陷入自己思維的盲點,哈,因為書很多時候也是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專研,少了一點思維的衝擊。
ex:第二章
每場魔術表演都是實驗心理學的實際應用:因為成功的魔術都是運用到我們「有意識的注意力」:什麼是有意識的注意力,注意力會選擇自己要落腳在何處,我們一次也只能盯住一樣事物。也因此當我們專注在某樣事物,便會自然地忽視其他東西,也就是說..注意力是一種有限資源。

aumi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在閱讀的時候,給我很多感動與反思...
我們都知道,我們都有那一天,跟世界告別的那一天,雖然我們常常否認死亡這個議題,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都沒有把握,可以跟我們珍愛的人好好告別。然後真的發生的時候,是否會有些遺憾?那些話有沒有好好說?或是心意是否正確傳遞?如果是意外?是否會在想對方最後一次碰面我們是聊什麼?
這本書,很溫暖,其實沒有太多的說教,但很溫柔撫慰閱讀者,讓我們可以用更開放的心來看待死亡。同時,因為正視所以更珍惜好好生活,珍惜去做符合我們內心價值的事,珍惜與我們所在乎的人相處的時光,正視我們的心意,少說違心的言語,去發覺其實每個人言行背後,很多時候那份需求都是愛。
很多時候不簡單,
而更多時候,是要來釐清自己,
所以作者整理12個問題,裡面有作者詮釋,也有他訪問他人後精選的佳句。覺得裡面有很多智慧之語。有些或許我們都知道,但處於當下迷惘中,是個非常好幫自己抓人生重點的書。
清楚自己所在乎,真重視事物,做取捨,做決定,就會比較簡單一些。很多時候我們要的是愛,不是對錯。
書中,這12個問句,是為所愛的人,留下你希望他記得的話。覺得這十二個問題也很適合問自己!
1、你有什麼遺憾的事?
2、你什麼時候聽從自己的心意?
3、什麼事情讓你感到幸福?

aumi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1516 #持續成功
2、 1517 #療癒的飲食與斷食
3、 1518 #鼻尖上的覺知 #呼吸之間
4、 1520 #釋放疼痛
5、 1521 靈界運作

6、 1522 #最黑暗處仍有光 #透澈痛苦根源 #還原與生俱有的愛
7、 1523 #這樣聚會最成功
8、 1524 #健身者運動員呼吸訓練全書
9、 1525 做得到的瑜伽體式大全
10、 1526 #綻放如妳

11、 1527 #刻意放鬆 #找回安定的內在
12、 1528 #你就是身體之神
13、 1529 #養氣 二部曲

aumi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是我覺得可以傳家寶的書,可以當成是工具書,也可以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拿出來翻閱,整理自己身心的書。找答案的書。
不過,話說如此,不是一口氣全買回家,因為有點厚,有點怕自己程度不到買回當枕頭XD,但因為先前看完「經絡解密套書」開始不排斥厚一點的中醫書。所以先下手買了「問道中醫」一讀覺得實在太棒!
因為自己其實一直斷斷續續有在看坊間大眾化的中醫書,很多時候覺得每本都講的很好,但實際落實上就覺得跟生活沒有很貼近,或是覺得有些書讀完反而讓我覺得困惑。
但「問道中醫」給了我很多答案,覺得作者的舉例很白話,解答我很多道與中醫的一些連結。因為當代中醫西醫化,但很多道不明的幫助,很多時候就是在精微體,那些難說清楚的部分,就跟是瑜伽一樣,你如果只專攻表相的體位和解剖,就可能忽略了瑜伽裡很多精微的練習,那些心和情緒的轉化。嗯...說到這...
也是為什麼,其實今年7、8、9月就已經陸續看完這三本,但一直還沒有分享閱讀心得,因為我不知道可以怎麼寫,一來,這三本書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二來,有些東西我能感受到,但是我不知道怎麼轉述比較恰當。
只是在剛剛忽然有一念頭,什麼書會讓我覺得沒有在今年結束前分享很可惜?就是「問道中醫」和「問道老子」
因為讀這兩本書的時候,會覺得宇宙身心的秘密,就在這兩本書中。雖然「 問道中醫」裡面自己只是抽幾個練習實驗生活中,但就有讓我感受到「大道至簡」怎麼這麼簡單就可以幫助到身體?!
「問道老子」是自己一直好奇老莊的書,以前都是買蔡璧名老師的系列書。蔡老師是文學背景強,文字很優美詩意,但會讓我好奇有無不同領域的專家,是怎麼來詮釋道德經,是怎麼實際應用在生活中。而「問道老子」的作者背景除了中醫,還有銀行家的背景,那個邏邏輯思維是什麼?是怎麼接地氣應用在生活當中。

aumi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不覺十五週的芳療按摩課,倒數第三堂。
本來目標是想要學按摩,學學被動運動的角度,順便學芳療,因為能撥出每周一天白天的在職進修,連續十五周,也是要努力的撥出時間。
不過,那原本是順便學芳療,意外的發現精油的廣大和有趣,原來精油有分天然和化學,也才知道為什麼坊間價差那麼大。真是各行如隔山。
因為人的嗅覺很好騙,很多時候我們不容易分辨出天然或化學的精油,但是環境賀爾蒙傷害,也是因為我們使用太多化學香料,有些化學結構太像,我們的腦袋裡的受體,被假的佔據,但沒有天然精油有的功能。 所以傷害就在不知不覺當中。
才知道原來精油不是只是讓環境香香的,其實人體有著非常多元的幫助,也覺得神奇,有時候用對精油,就可以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不過,自己在芳療領域還很菜,目前也沒有打算更深入研究芳療,但對日常生活應用可以是覺得很喜歡,而且,很喜歡從功能角度去切入。所以在講各種精油內的常見的化學分子,反而讓我好奇到,想要找精油圖鑑來看。原來這些精油抗菌抗病毒很好,這些精油對呼吸功能很幫助,這些精油對穩定神經減少壓力很好,這些精油對緩解肌肉很棒,這些精油很適合拿來暖宮。還有思考那些元素可以豐富未來教室課程,跟瑜伽領域怎麼結合。
頗好玩,理工魂上身。
不過,老師也提醒,化學分子結構相同,可以在精油組合搭配上應用,組合成自己獨家配方。但是別忘了,芳療,味道還是需要讓人覺得好聞。
哈~這我非常有心得,因為組合了一個很有功能性放鬆肌肉的配方,結果味道好難聞,不愛用,但另外組合暖宮的配方,味道好喜歡,就會一直想要用它。哈~~結論,還是真的要先調自己喜歡的味道!

aumi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