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017 (257)
- Oct 06 Fri 2017 22:00
學放鬆,改正錯誤姿勢:認識亞歷山大技巧
雖然看完這本書,我還是沒有很懂到底亞歷山大技巧要怎麼來操作,但它有幫助我學習到:很多時候我們不一定正確的了解我們身體是怎麼運作了。你的表情、你的坐姿、你的站姿、你的走路,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錯誤的使用,但以為自己是對的…長期下來自然找不到自己的放鬆與平衡。
「如果你碰到困難,不要灰心。它需要大量練習、耐心和時間。不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對自己有新的體驗和發現」
「改變最大的障礙,在於慣性行為背後的成見。為了改變,我們必須抑制成見。然而,我們必須先了解成見為何。」
「大部分人的意識慣性,都讓他們的緊繃、恐懼和僵硬感,隨著年齡不斷增加。」
「不要因為想像沒做過的事有點不自在,就立刻回絕。提醒自己情緒只是一時的。現在的感覺不一定是事後的感覺。提醒自己,你不知道這個體驗會有什麼結果,你不必立刻用拒絕或撤退來回應這股不安感」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1645
- Oct 05 Thu 2017 22:00
銀光盔甲:跨國金融家35年的人性洞察
其實是看到了這本書,所以才順便一起買作者十年前的另一本金錢遊戲,看到金錢遊戲時,覺得那本書真的很有價值,因為很多行業的有其行業努力過的思維,很少有機會看到跨國金融主管來分享他的生活經歷。
但好奇,十年過去後,作者有什麼樣的轉變可以來對照一下?不過,可惜的是在書裡沒有讀到這些。不過,讀到了很多與不同國家相處溝通的文化和作者這幾年來最有印象的案件…感謝作者出了這本書,不然總覺得台灣人出國不難,但擁有國際觀不容易。
同時,也學到了,無論你做那一行,在那一個國度,其實做得好的關鍵都在於對人性的認知。國家的文化原來不知不覺影響人如此巨大。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3728
- Oct 04 Wed 2017 22:00
羅輯思維:我懂你的知識焦慮
幾年前聽過他的演講,那個時候覺得到底要花多大苦心,才能整合這些知識,而且知識還不夠,要整理出一個思維才是難的。只是,因為主題沒有很吸引我,所以,就沒有繼續追。
這次剛好在買書的時候,覺得這個標題燃起興趣,我深深覺得這世界太廣了,變化太快了,很多領域窮及一生都無法了解。那來讀讀他人的整理,這時看覺得作者又進步了。這本書有解答到很多我不太懂的東西。
直播商機、互聯網意義,這個年代可能可以怎麼發揮等等…
「所有做內容創業的公司,看起來是在經營內容,本質上卻是在經營用戶」
「更大的問題是,如果我每件事都希望自己學會了再去做,就會有短處,就會有限制,成長就會來得更慢」
「互聯網時代,大家變得愈來愈自由,誰也不能再用血緣、階層、官職、學歷來限制每個人的發展,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稟賦和特長發揮出來。這個時代唯一限制我們的是什麼?是認知。如果你的認知僅僅是一個普通人根據願望,對世界做出那種直覺判斷,對不起,你就在認知的囚牢之中」
- Oct 03 Tue 2017 22:00
守破離創意學:3步驟X 26個提示,你也可以是創意人
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個很沒有創意的人,如果可以按照一個標準做事,那對我來說是最輕鬆的事。但慢慢的發現,如果只能按照一個標準來做,那也是一件非常容易被取代。未來的力量發現創意的眼光和整合觀點的能力,我想那是機器人無法替代的。
這本書莫名的讓我覺得好親近,可能是因為作者讓我知道其實創意就在身邊,你留心生活了嗎?
「如果這些東西多少震憾到你的心靈,就用手機拍下來吧。感動隨處可得,而感動又會帶來創意。所以要多走多累積。創意就是經驗累積的結果」
「一定要在第一線不斷從錯誤中學習。重覆創造與破壞,也就是要懂得沉迷,最後創意才會成為你努力的獎賞。-創意的世界裡,是不會有天才的」
「如果躲在家裡,興奮感是不會來找你的。」
「通常使用的話語越多,離真正的心意越遠,誤差也越大。既然如此,不如將情感直接丟向對方,再來就交給聽者自己的判斷準確度了。」
- Oct 02 Mon 2017 22:00
告別式從明天開始
其實自己很少看文學的書,因為總覺得文學書總是用很多華麗的句子來表達,但我認為很多能觸動人心的,其實是簡單的句子。不過,因為標題讓我好奇,小時候覺得告別式好可怕,長大後看了生前告別式的紀錄片,才知道告別死亡可能有另一種形式。
不過,看了書才發現,原來作者寫得不是告別式,比較是像用文字紀錄告別的昨天…而我就當作看看他人的觀點,看看作者的視角。
「每一次,當身邊有人死亡,我們都像在排演自己的死亡,在距離自身真正的死亡之前,我們為別人哭了一次又一次,也為自己的逐漸消逝而哀悼」
「當你哀傷之際,再凝望你的心,你會明白,其實你在曾使佣喜樂的一切中哭泣-紀伯倫」
「太精緻的生活需要強力的支持,不是意志力就是經濟能力。而且,當我們說我們要愛惜自己的時候,我們把自己放到最大,用苦行僧的生活和宗教的禮儀去鋪排近乎嚴苛的日常作息,那非常之令人懼怕」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4431
- Sep 29 Fri 2017 22:30
讓屁股笑起來:身體年齡-12歲、改善腰背膝痛,重塑臀型的精華訓練!
筋肉媽媽在臉書很有名,但其實我欣賞的身材不是這個類型,不過,之前看過一本書,一個人的老化從屁股開始,所以要來還是來注意一下。我滿喜歡她所整理的書,感覺好像有專業人士在後面指導排版,讀起來很舒服,很多動作可以用QRcode掃描來看。
「運動與婚姻真的很類似,本質上是一個健康美好的事,一輩子的承諾與實踐卻總在中途讓人迷惘」
「運動中斷了,兩週後肌肉就會開始流失」
「伸展放鬆與運動,才是長久之計:如果身體有受傷發炎的部份不要硬碰硬,不論是軟組織的發炎或表皮受傷,記得繞開受傷發炎的部位,改從該部位週邊開始慢慢按壓」
有醒過來的臀部,可以幫助其他運動的功能,還有提高代謝能力。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5826
- Sep 28 Thu 2017 22:30
誰說人是理性的!:消費高手與行銷達人都要懂的行為經濟學(全新增訂版)
一直都覺得自己還算是理性的人,但在我看完這本書後,發現自己還是有很多地方其實是被無形的消費型態所影響著。對行銷學不懂的我,閱讀起來比想像中輕鬆,裡面有很多的研究案例,文筆很好,很像是看故事書,能這樣入門行為經濟學,也是頗不賴。
「送人禮物,哪怕是很小的禮物,也能打動他們伸出援手;但如果你提到禮物的成本,可能你話沒說完,他們就已轉身離開」
「如果你想要證明誠意或是加強你們的關係,送禮物是唯一的方法,即使對方可能不像你所期望的那樣滿意禮物」
「禮物雖然缺乏經濟效益,卻是重要的社交潤滑劑,它能幫助我們交友,以及建立能讓我們順利渡過人生起伏的長期關係」
「拖延會使我們忽略儲蓄,寬鬆信用的誘惑讓我們的壁櫥塞滿其實並不需要的東西」
「人們並沒有真正了解不儲蓄所需付出的代價,與儲蓄所帶來的效益」
「坐擁不動產讓人們以為自己很有錢;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 Sep 27 Wed 2017 22:30
零痠痛!人體正確使用姿勢書:脊椎校準坐、臥、站、走的零壓迫動作圖解
覺得這是一本很認真的書,給了我們很多使用人體的關鍵,也開始知道原來自己許多平時的習慣,那些可能都是靠成酸痛的原因,只不過這本書有個缺點,感覺作者已經很努力的把方法教給我們。有很多圖文解說,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很難自我覺察是否身體是否擺對位置。如果台灣有這樣的課,我會很好奇的想去學!
好難寫心得一本書,,學到什麼呢?內容豐富,看看古代人和現代人的姿勢,還有原來不單單是站著,或坐著,連躺著都是學問。為什麼這個沒有放在必修課程呢?如果大家都會可以減少很多身體不必要的苦,還有按摩的費用,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65975
- Sep 26 Tue 2017 22:30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 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修訂版)
因為他人推薦買了很久一直沒有看,直到另一個我很佩服的人,也推薦這本書,讓我有動力再去翻閱,一看深深覺得這本書太棒了,雖然很多的專業不是很能理解,但裡面有很多的人生哲學可以應用在人生。
「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諸理性」
「唯一的穫勝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並希望擁有一些洞見」
「比求勝的意願更重要的是做好準備的意願」
「別愚弄自己,而且要記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聲譽和誠信是最有價值的資產:而且可能在瞬間化為烏有」
「當你看到某樣真正喜歡的東西時,必須依照紀律去行動」
- Sep 25 Mon 2017 22:30
金錢整理:只要收拾存摺、冰箱和另一半,錢會自然流向你
看到這本書說計帳是存不了錢的,我開始認同,因為我已經計帳好一段時間,但是會發現許多額外的支出,明明收入提高了,但是存款感覺沒有提高多少?!「人喜歡感性下決定,用理性合理化」
這本書其實滿好閱讀的,很多的概念在其他本書中有看過,但是這本書,開始的方法比較簡單,簡單很重要,因為這樣才比較容易開始。
把計帳改成計事本:行程中可以把預算寫進去,每個月領兩次現金,每週計下剩下多少現金餘額、沒有花錢的日子。簡化存摺更清楚自己錢的流動,是否有徹底檢查每個月的帳單?有沒有重覆非必要的開銷,住家環境是否簡單,地板上東西越少腦袋越清楚,整理冰箱,不要擁有太多折價卷會員卡。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2717
- Sep 22 Fri 2017 22:30
聽身體說故事
很喜歡這本書,作者把她在練習瑜伽時的覺察很真誠細膩的表達出來,也提醒自己,我真的是在練瑜伽嗎?我真的有聽自己的聲音嗎?有為了一些心目中動作過度勉強自己了嗎?還有,我在與他人互動的時候,我真在當下嗎?我有當下靜下來好好的互動嗎?我的身心是連結的嗎?
「透過身體,我們可以看見過去;透過身體,我們可以解讀現在;透過身體,我們可以預約一個美麗的未來」
「練習瑜伽時,追求的不是體位的完美表現,而是當下身與心的最美妙的平衡」
「動作做不到或做不來,究竟是身體卡住了或是意念絆住了?請先整合一下,找出你的生命主軸來」
「一門深入,獲得更多」→一法通,萬法通
「不要隱藏、不要害怕露出自己的樣子,也不要預設立場,讓愛處處受限」
「當自己的身心靈連結大亂時,若與他人做連結,只會亂上加亂,幫不了別人,也誤了自己」
- Sep 21 Thu 2017 22:30
聰明植牙不後悔
因為未來矯正完要來面對自己的缺牙,雖然還有好長的一段時候才要面對,到底要來做牙橋比較好?還是來植牙比較好。其實內心中一直滿抗拒為了一個牙齒要傷害鄰邊的兩顆牙齒,但是又聽到其實植牙也有滿多的風險,在判斷上其實是滿猶豫的。
其實如果自己的原生牙能照顧好,才是最好的,但真的缺牙也不能不理會,因為不單是美觀或是吃飯,還是長期下來會影響到週邊的牙齒與關節。
這本書出現的滿好的,原來植牙也是有條件的,同時,植牙後的照顧也是很重要的,不是單單把牙齒植上去就好,一次植牙和二次植牙的難易度其實也是差很多的。術前術後多份了解也多份安心。
但無論怎樣,健康的口腔,有益延長牙齒或假牙,同時也有益延長健康壽命。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5446
- Sep 20 Wed 2017 22:30
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
這本書很棒,雖然坊間的勵志書很多,但這本有刺激到我。文筆又超好:「我不負責愛你,我只想要喚醒你」
「你可能理解錯了。不是只有驚天動地的人生才需要努力,平凡的幸福,也需要不凡的努力」
「你要靠自己去努力,你想要的改變,也只能你自己給;別人給的,你要問問自己:『拿得起嗎?』」
「其實,能成事的人和平庸的差別就是:在你想放棄、想偷賴、想退卻的那一瞬間,有人卻堅持了,儘管他和你同樣疲憊或膽怯」
「沒盡全力的努力,意味著你既不能隨心所欲地玩耍,又要對未來提心吊膽,純粹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實力」
「真正的安穩是歷經世事之後的淡泊,你還沒有見過世界,就想隱居山林,到頭來只會是井底之蛙」
- Sep 19 Tue 2017 22:30
Money Game:金錢遊戲
其實這一類的書,我的眼睛不知道為什麼會自然的忽視,但這本很有緣份,其實是因為作者今年的書,所以讓我先好奇了十年前作者的想法,心想,先看過去,再看現在,會有什麼心路上的轉變。
然後,好好看~~~因為雙作者的文筆太好了,讓我感覺上像是在看故事書,從故事裡看見了另外一種生活形態與思維,因為週遭沒有這樣的人物,跨國經營人生,裡面有些資本的思維、與各國人打交道的心得、跳棋理論,也給我很多省思。
「你不是來這裡讀書的,你只是來這裡拿文憑的!」你知道自己讀書的目標嗎?
「語言只是思緒、文化、邏輯、推理…的表達工具」重要的是文化差異背景是否理解,才能正確地和對方溝通。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49116
- Sep 18 Mon 2017 22:30
牙好,永不老 ——別讓牙周病鏽蝕你的健康
牙周病,我一直以為是衛生習慣很不好的人才會有,但當我的咬合不正,自己的牙齒在傷害自己的齒槽骨的時候,擁有了不輕微的牙周病,好奇後才發現這是現在很多人會遇到的問題,這個問題還比蛀牙嚴重,身體裡的一種慢性發炎。
同時,不理會牙周病,不只會讓人老化加速,心臟血管方面病痛、糖尿病、胃癌、肺炎、關節炎,缺牙等等的風險提高。
也發現有趣的如何預防和照顧自己的牙周,其實也是從平時照顧自己的開始,營養的均衡、睡眠的充足、適度的運動。血管力好,牙周也會好。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41928
- Sep 15 Fri 2017 22:30
蛀牙,是牙醫造成的:良醫告訴你牙齒健康的祕密
標題如此聳動,讓正在矯正牙齒,超害怕蛀牙的我,覺得一定要好好看一看的,為什麼很多人每天平均刷兩次牙,還是蛀牙了呢?因為蛀牙很多時候也關鍵在自己的身體健不健康。口腔健康,療程比較有幫助。
同時,現在健保的關鍵,所以很多時候在醫療的過程,有時可能就是蛀牙的過程。為什麼牙齒平時都沒有事?一去就要做根管治療了?因為可能平時回診有小蛀牙醫生不一定會幫你整理,同時,你沒有痛醫生幫你整理,你會不會怪醫生要你回診很多次呢?
那怎麼去找個好醫生呢?最後,作者說:「會給你牙齒保健觀念,想幫你顧牙齒的就相較下比較好的醫生」感覺上,好像要碰運氣的感覺,還是好好照顧好自己原本有的,最好呀!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3125
- Sep 14 Thu 2017 22:30
愛的祈禱課程
一直知道祈禱的力量是很威的,許多人對於祈禱都會都聯想到基督教,因為他們的禮拜裡面有,但我發現,其實無論什麼宗教都有他們專屬的「祈禱」方式,只是很多的時候樣式不限定一種。但我們真的會禱告嗎?
會看這本書也是因為文案寫得很好,祈禱像是一個萬能的治療師、愛人、導師、知已,一個不會評論完全傾聽你的對向。一個可以交託的對象,但不等於不負責任,反而是自己負起學習愛的責任。
裡面有很多種的祈禱,對身體、對關係、對工作、對世界、對儀式…你都可以找到很好的範本。雖然這本書我花了好幾次才有辨法看完,但我有嘗試用裡面的句子祈禱,有很神奇的心安力量,這本書就值得了。
「我們許多人只會想追求更輕鬆的愛,因而喪失了追求最深刻的愛的機會」愛的形式原來有很多種,愛原來求的不是只有開心,而是成長。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4466
- Sep 13 Wed 2017 22:30
寫出你的內心戲:60個有趣的心靈寫作練習
之前看過相關的書大多都是翻譯書,難得看到是國人寫的,覺得還滿親切,少了翻譯的距離感覺更親切了許多。同時,我一直都相信書寫的力量,重點就是不加評論的動手寫,時間過去,再來看自己曾經寫過的文字,都會感到莫名的驚喜呢!
這本書也很適合沒有書寫靈感的時候來看,因為裡面提出了60個寫作練習,裡面也有很多的範例,也會讓我莫名好奇,如果是自己跟著那些開頭,會寫出什麼樣的東西,會看見什麼面向的自己?
也認同,書寫是個很好的練習,讓自己多注意生活的美好,還有幫一些回憶做個很好的記錄,跟自己親密的對話,進一步的療癒了自己。也學到一個好訣竅:「朗誦與分享,可以增進自我覺察」
「當我們願意敞開自己,跟別人真正交流,意想不到的友誼和美好事物也可能隨之而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2497
- Sep 12 Tue 2017 22:30
雖然不相見
很喜歡扎西拉姆.多多的書,從那本「當你途經我的盛放」就愛上他的文字,他的文字莫名有種魔力,讓人好像看見了愛情,又很好像看見了成長,又好像看見了佛法。但無論看見什麼?都讓我感到暖心的收穫。這本書有好幾封信,無論寫給自己、寫給朋友、寫給小孩,都像是寫給自己…
「我們不要與愛情無關的婚姻,我們不要演給別人看的幸福」
「人人都是自身價值觀的傳教士,我們的整個一生,我們所表達的言論、態度、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抉擇,我們所展現出來的生命狀態,都是一種傳播與布道,都或多或少,或好或壞的影響之周遭」
「我不在乎日後是否會忘了彼此,我更擔心自己會忘了曾經受過的那些虛妄的苦,擔心自己在遇到同樣的苦者時,意對他人的虛妄輕慢起來,完全忘了自己也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
「戀愛中不要問:憑什麼要我為你改變?是我們本來就想變成一個更好的人,因為剛好有他在,所以有了更正當的理由。改變,不是為你,是為了我自己的修練」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433173
- Sep 11 Mon 2017 22:30
齒顎矯正-流行、時尚與健康
覺得這本書跟上面書很有趣,寫心得時候,發現它們一樣都是台視文化出的書,一樣是2004年,差不到幾個月,一樣是由醫生們合寫的一本書。唯一不同的是這是中國民國齒顎矯正醫學會編的。
忽然覺得全世界都一樣,一樣的東西也有很多不同的團體。而這本與上本有什麼差別呢?覺得這本除了講牙齒的概念之外,有更多的問與答,我是比較喜歡這本書的整理,但兩本都有其閱讀的價值。
也發現,很多時候,在選擇醫生的時候,很多時候也在選擇治療理念跟自己比較相似的,這樣也才能比較相信醫生,擁有比較好的醫病關係。不然矯正的費用和所需要的花費的時間,抖抖…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77078?loc=P_asb_002